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技术支持

影雕,聚点成画的“魔术”

发布日期:2025-02-18 11:14:53

影雕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主要在中 国南方的一些地方流传,如四川、云南、 贵州等省份。它的基本工艺是先在白色 的布上绘制图案,然后使用特制的剪刀将 图案剪出来,之后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黑布 上,再用刀在黑布上刻出描绘图案的轮 廓,最后将黑布与白底的背景布粘合在一 起即完成。
      影雕工艺的图案通常以人物、动物和场 景等为主,既有吉祥祈福的寓意,又能反 映出文化和历史的内涵。影雕作品看起 来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 价值。


一、影雕由来

       影雕是惠安石雕的传统工艺,起源于清代石雕圣手李周独创的“针黑白”工艺。它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工艺,将绘画艺术融入石雕,创新出影雕技艺,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惠安石雕厂蒋友才等艺匠在美术界知名人士蒋清奇指导下加以发展创新,并把这一工艺定名为影雕。又从黑白影雕发展为彩染影雕。影雕艺术发展到新秀刘碧兰、张聪明这批人,技艺已达炉火纯青。刘碧兰的作品,被国家外交部选为贵重的外交礼品,并多次参加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和西德等地的展览,被誉为“不朽的艺术”。
      影雕的主要作品有山水风景、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古今人物像四大类。其产品画面有圆形、方形、矩形,既可供厅堂、室内摆设的珍贵装饰品,亦可作馈赠亲朋宾客的精美礼物。早期的作品有:《奔月》、《圣母》和《仕女图》等。优秀作品有:仅一尺见方、闪现气势磅礴蜿蜒起伏的《长城》;色调明丽、意境盎然的《漓江新貌》;画面简洁、娴雅恬静的《竹林》;秀雅旖旎的《闽南风光》;场面热闹的《红楼梦剧照》;仿效齐白石作品、别有神韵的《对虾》和轰动香港、东南亚各地,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汪铭铨》、《科·阿基诺夫人》、《郑成功》等人物头像、肖像,等等。

      惠安的石雕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名贯古今,但其中最为出色的,还属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惠安影雕,它是石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影雕,顾名思义其雕刻形象逼真,犹如摄影,故称影雕。以石板为画布,以钢錾为画笔,通过妇女巧手,“滴水穿石”般刻出一幅幅美丽的风景,民间称其为“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在仅1.5公分厚、磨得锃亮的青石板上,用粗细不同的各种微型钢钎,靠着铅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和虚实的有机结合,精心雕琢,聚点成像。它不仅能充分表现出原作的真实意境,而且能通过石雕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祖国的名山大川、英雄人物,乃至世界各国的珍闻异事,尽现在这小小的青石画面上,雕琢的画面无不纤细入微,超尘脱俗。

图片

二、影雕特色
      影雕技艺自古传女不传男,每个惠安女至少要学习6年才能掌握这门技艺。过去,学徒基本上来自于惠安崇武一带,是有区域性、家族性的传承,许多影雕作品也都展现着惠安女勤劳、质朴的精神。

      影雕是精心制作的工艺品,影雕作品不但细腻逼真,画面清晰生动、古朴高雅,立体感强不变形、不怕风吹雨淋,它克服了相片图画年久会发黄、褪色的缺点,既有摄影光学的同等艺术效果又能体现绘画笔触技法,又独具艺术神韵。
      手工影雕的难度在于对针点的控制,创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纯手工影雕一般慢工出细活,不适合大批量加工,因此品质也相当高。

      影雕的主要作品有山水风景、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古今人物四大类。其产品画面有圆形、方形、矩形,既可供厅堂、室内摆设,亦可馈赠亲友。
三、技艺工序
      就石影雕而言,其工艺大致有纯手工影雕、手工(电动结合手工)影雕、激光影雕、喷砂影雕、影雕专用设备等。雕刻手法与模式多样多变。影雕的雕琢必须心细且手巧,大部分多为女工从事的细活。


● 影雕的制作主要包括:
1、材料选择,以质地优良、经过磨光、厚度为1CM左右的黑石板为材料。
2、图案构思,先确认图案的选择及石料尺寸的确定,在石板上用铅笔勾勒出大致的形态。
3、雕刻粗样,用合金钢焊制的錾子在勾勒好的石板上,通过琢凿展示白点的特性,根据黑白成像的原理,运用调节凿点大小粗细、疏密深浅的不同,形成黑白的不同层次。
4、完成制作,经过粗样的雕刻,再根据原图的对比,进行最后的修改,使之与原图相一致。
5、彩色影雕制作,彩色影雕是在黑白影雕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使之有彩色效果。

     当代石雕人在以前的影雕技术上不断跟进时代步伐,在原有黑白影雕基础上开发出彩色的影雕艺术品,可使各类图片、各类照片在石板上达到仿真的体现,动物、花鸟、人物神情,甚至当代的漫画都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画面更加清晰逼真,色彩更加鲜艳,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影雕技术可用于纪念照、明星偶像照片等平面图像的影雕制作永久保存,深受人们的欢迎。对于装饰点缀家居以及收藏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广泛应用于壁画装饰、碑像写真、案头摆设。因其永久性,还被应用于寺庙、教堂、纪念馆、大厦、陵园等建筑装饰等。


       影雕技艺是惠安石雕的典型代表,也是闽南传统民间工艺的优秀代表,其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李雅华、蒋清兰、刘碧兰、辛美丽、吴敏达、张秋霞、卢铭澜、许远琴、蔡清如等多位省、市工艺美术大师或名人的共同“传帮带”下,惠安的影雕技艺及石雕技艺定能进一步传承发展,也充分展示了惠安影雕的传承体系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传播了惠安的影雕文化,弘扬“惠女”精神。

      2016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示现场,国家主席向俄罗斯总统介绍了影雕,称其技艺为“在石头上绣花”,普京总统称赞省级非遗影雕技艺第16代传承人李雅华及其作品《十二金钗》为“美人绣美女”。

四、当代影雕的分类


1、手工影雕
       手工影雕借由一把钢凿钎对照图档雕琢而成,全过程不借用任何电动工具,真正纯手工。其特点是凿点多变不规则,可根据雕刻的题材发挥凿点的粗细深浅等,展现手工雕琢魅力。


2、激光影雕
       激光影雕的原理是通过扫描雕刻图档后,电脑识别,激光点阵蚀刻。此类雕刻优点相对于手工雕刻普通技工而言不易变形,能大批量生产,但艺术价值相对手工雕刻而言,相差极远。
3、喷砂影雕
      其原理雷同于激光影雕,而工序上则需先把要做影雕的石碑进行抛光,抛光度要求要高,紧接着用喷砂的方式对雕刻部位的加工。
4、数控影雕
      采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在电脑的控制下,机械臂的针头自动打点,雕绘图案、图像。因为是针头打点,跟手工原理一样,对石板有直接的物理雕绘,效果比激光和喷砂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