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你会发现这里有4个跪着的雕像,雕像的手放在腿上,头低着看向地面,一副忏悔认错的模样,而雕像的前方便是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墓碑。
10月14日,以“文化的瑰宝·人民的非遗”为主题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新疆美术馆正式开展,我县省级非遗项目——石影雕作为河北省代表之一参加展览。
影雕是采用墨玉、各种黑色等纯色石材,经过水磨抛光后,在磨光面上把要雕琢的图像轮廓描绘出来,根据黑白明暗成像原理,用特制的针一样细小合金钢头工具,通过运用腕力调节针点疏密粗细、深浅和虚线变化而表现图像。
石影雕画面中双目深邃,坚毅地注视着前方,面容消瘦、眉头紧锁,额头上蹦起来了青筋面颊爬出了老年斑……由此作品,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物的每一根发丝,每一条皱纹,深切的体会到为了拥有人民而鞠躬尽瘁的精神,眉宇间略显疲惫,令人肃然起敬
影雕堪称“中华一绝”,是对其艺术品位的肯定,然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诚如鲁迅先生所言: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影雕整整沉寂了十多年,至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才渐为推广
影雕的图案包罗万象,选图广泛,可入画者均可为题材。业内常以肖像写真、婚纱写真、西洋名画、人物、动物、山水花鸟、货币等等分类。其中西洋名画泛指人体艺术、西方名画
雕刻流程是选图择板后,在雕刻表面进行轮廓描绘后,借由一把钢凿钎对照图档雕琢而成,全过程不借用任何电动工具,纯手工。其特点是凿点多变不规则,可根据雕刻的题材发挥凿点的
影雕的雕制过程中不允许出错,首重“腕力”,对“眼力”之要求更为严苛。影雕广泛应用于壁画装饰、碑像写真、案头摆设,不仅为馈赠之工艺佳品,更是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美术作品!
石影雕,顾名思义,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创作者用金刚石为尖的钢锥不断凿击花岗岩,黑色的石板上即留下或白或灰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的小点
石影雕派生于石雕,这种艺术在明代、清代称为“针黑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它以质地优良,经过磨光,厚度为1.2厘米(也可根据需要加厚)的黑色大理石为材料,以尖细工具雕琢大理石表面以显示白点
传统的手工雕刻要先用笔把要雕刻的纹饰图案以及文字写出来画出来,熟练的石匠师傅****完成二百字左右的文字雕刻是没有问题的。 传统石碑碑板手工雕刻
现在在很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到石碑,比如具有原始古朴风味的乡镇,其乡镇的名称一般都是雕刻在石碑上的;还有很多游览胜地,都有石碑雕刻,一般这种石碑雕刻都是一种纪念或者标志性的碑刻;一些寺庙道观,都有很多刻在石碑